尽管规划实施机制不断完善,总书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存在规划编制轰轰烈烈、规划实施悄无声息的现象。
(一)在工业领域,记河重点是抓源头、抓替代、抓改造。行现代《方案》提出的创新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透视熊华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主任、副研究员)。交通运输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重点包括优化运输结构、出中发展高效运输组织模式、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等。从源头上,国式关键一是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国式关键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在废弃物资源化方面,化建推动秸秆、农膜、畜禽粪污等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和回收处理。实践证明,总书末端治理是费而不惠的措施,只有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结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
15日,记河发改委发布了熊华文关于《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的解读文章,记河详情如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发改环资〔2021〕1524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总体要求,部署了工业、农业和其他领域推动清洁生产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明确了清洁生产科技创新、产业培育、模式创新、组织保障等重大措施,是十四五我国推行清洁生产、部署相关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引。行现代西方国家工业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过程。在秦尊文看来,透视目前,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都是在“共饮长江水”的维系之下。
湖北省甚至将中三角合作写入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出中鼓励和推动跨省、跨江、跨区域合作。为了配合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国式关键从2015年起,国式关键湖北省在汉水流域谋划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领域的重大项目,设立项目库,涉及生态环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方面。“645”工程实施后,化建宜昌到武汉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货船,下游5000吨级海轮可常年直达武汉。在观察者看来,总书“三个长江”的顺序调整并不是湖北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第一次改变。
对于湖北而言,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抓紧开展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力争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在这次会上,习近平要求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由“支点”到“绿色支点”,对湖北来说同样影响深远。此外,湖北省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占到80%,有着“千湖万林之省”的称号,这些客观实际决定了湖北省要“不走寻常路”。谈怀秋称,目前 “645”工程模型试验已完成,目前工程已报国家发改委,正在全力推进。记者了解到,2015年2月,“645”工程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启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赣、鄂、湘、皖四省共同参与。
所谓“645”工程,是指长江干流武汉至安庆6米、宜昌至武汉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结合三省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相互投资和错位互补发展等。协作与共享长江经济带横跨中东西部,沿江共有11个省市,加上历史上长江沿岸各地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东中西部的差异巨大。此外,荆江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三峡第二通道工程等目前已进入前期论证阶段,“再建一个通道,将大大改善湖北通航条件。
陈宏斌说,为了突破区域协作发展的困局,2012年2月10日,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希望借此推动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个长江”是中共湖北省委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
“不搞大开发”也迫使湖北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速”,陈宏斌告诉记者,湖北省已出台《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呼之欲出之际,习近平此番讲话被认为是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战略的重新谋划。
“三个长江”顺序调整重庆座谈会结束后的1月8日,李鸿忠即赶回湖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除了碳排放权,湖北省近年还积极推动排污权、水交易权的买卖交易。2014年湖北省“两会”时,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参加恩施、黄冈、咸宁、襄阳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全省经济工作要坚持“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这一表述被概括为湖北发展的“三维纲要”。而此前中央对湖北的定位是,“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这份作为湖北“落地”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文件,一口气提出了提升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功能、完善长江中游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事实上,发展不够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对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湖北表现出更加迫切的心情。
绿色“增长极”在湖北,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是楚文化的发源地。秦尊文认为,湖北是生态产品最丰富的地方,全省有两口“大水缸”,一口是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两亿多人提供主要水源;还有一口是丹江口水库,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一库清水”输送到京津冀
到“十三五”末,天津电网将建成“两交”特高压工程及天津南交流站,与全国电网互联互通;建成外蒙古—天津±800千伏输电通道及宝坻直流站,初步实现与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配套建成500千伏“日”字型双环网结构和220千伏7个供电分区;电网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网架结构更为坚强。3月1日,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传来消息,今年该公司投资71.01亿元开展电网建设。
其中7月投产的锡盟—山东特高压线路、12月投产的蒙西—天津南特高压线路、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以及开工建设的蒙古—宝坻特高压直流工程,成为天津全面进入“特高压时代”的标志性工程,将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同时,天津电网还将同步做好500千伏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天津南配套送出工程投产,房山—南蔡、吴庄—静海工程开工,南蔡、双青、北疆电厂送出工程有序推进。
今年,天津电网将开工35千伏及以上工程40项,开工线路820千米,变电容量218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工程32项,投产线路843千米、变电容量787万千伏安;全力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确保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7月投产,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12月投产,锡盟—泰州特高压工程组塔完成100%,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工程核准后开工。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天津电网建设总体目标是,把握承接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地和天津五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到2020年全面成为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引领者。天津电网将实现与周边国家、地区电网互联互通,升级为交直流混合运行大电网。按照“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建成“一基地三区”的要求,面对天津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建设等机遇,国网天津电力抢抓天津电网大规模建设、全面升级的机遇期,聚焦超大型城市电网特质,加快坚强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城市早日具备更大范围配置能源的能力,加快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设步伐
覆盖厂区确保监管效果执法人员对所到企业整个厂区抑尘喷洒情况进行巡查,检查中发现某厂区内新进原料没有及时入库,存放在道路两旁,执法人员现场要求企业对此行为进行纠正。分局此次执法风暴检查覆盖全区所有燃煤单位、对煤场堆放、洒水抑尘、排放达标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堆场覆盖不严,有的覆盖面积不足一半,通过采煤样发现,散煤颗粒性状小,对扬尘贡献大,分局将严格按照新《大气法》规定的相关要求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已正式开始施行,对工业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岛市李沧环保分局全局出动,由局长亲自带队,调动监察、监测全体力量,兵分三路开展执法风暴检查,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新要求.同步监测以防数据掺假此次风暴行动经过周密计划,到达现场后监察、监测人员迅速兵分两路,分别到自动监控设备室和现场进行数据调取和现场监测,核实自动监控设备的准确性,确保检查数据真实有效。重点检查企业物料堆场新《大气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建筑施工或者贮存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将受到罚款处罚;并对工业扬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一是要有高于物料高度的围挡,二是堆场要进行覆盖,三是装卸的时候要有喷淋设施。
执法人员同时对企业固废处理情况,废水排放情况以及燃煤硫分含量等进行了细致检查,保障监察效果异味整治工作自2016年2月16日开始,到2016年底结束,分为部署安排、集中整治、验收和整改三个阶段,重点对化工医药及相关行业、污水处理厂、燃煤企业、畜禽养殖及屠宰、废品收购点、城市排水、汽车维修厂(含4s店)、餐饮业、加油站等九类异味点源进行整治。
会议明确了异味治理的责任分工,其中,化工医药及相关行业、企业污水处理站及燃煤企业异味由临淄环保分局牵头整治;畜禽养殖及屠宰异味由临淄区畜牧局牵头整治;废品收购点异味由临淄区城管执法局牵头整治;城市排水、垃圾中转站、公厕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临淄区住建局牵头整治;汽车维修点异味、餐饮异味、加油站异味分别由临淄区交通运输局、临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淄区经信局牵头整治。“向空气异味宣战、改善环境质量”是2016年度生态淄博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山东淄博市委、市政府继续开展空气异味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和临淄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3月3日,临淄区召开了2016年度空气异味综合整治部署会议,重点整治九类异味点源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营管护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区域发展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开放水务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目前,北京通州首批试点项目的农村污水处理站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将完成10个试点村1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规模约3000吨/日。
新通过的《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期限是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是已执行的2013至2015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加强版。首批试点项目位于马驹桥、宋庄及台湖3个镇的10个村,共建1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规模约3000吨/日。
目前,宋庄镇草寺村、岗子村、吴各庄村及马驹桥镇姚辛庄村共6座污水处理设施已竣工,预计全部工程今年6月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通州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率,有效减少污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为下一步实现市行政副中心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记者从区水务局获悉,通州作为市行政副中心,已启动农村污水处理站试点建设。
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中心城、行政副中心、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区村庄为重点,以截污治污为核心,加快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近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